1、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+鋼鐵: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,退出煤炭產能1.5億噸左右;計劃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、公路水運投資1.8萬億元左右;今年安排地方專項債券1.35萬億元,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,優先支持在建項目平穩建設,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。
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:兩年化解了鋼鐵過剩產能1.2億噸,而且全部取締了地條鋼,使鋼鐵行業的結構發生了大的變化,優勢產能得到更好地發揮。
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:要持續開展淘汰落后產能的行動,規范去產能,繼續破除無效供給,鼓勵鋼鐵煤炭電力企業兼并重組。
過剩產能大規模出清,有效改善了供求關系,鋼材市場擺脫鋼價不如白菜價的窘態,價格大幅度反彈回升至合理價格區間。未來要嚴防產能再度擴張,嚴防“地條鋼”死灰復燃。
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放緩概率比較大,但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未變,城鎮化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此外,今年實體經濟效益整體樂觀,制造業回暖態勢不變,減稅降費力度大,金融服務支持加強。即使今年鋼材需求增長有限,但需求總量也不會弱于去年。
2、限產謠言四起:日前,少數人通過微信、微博、網絡等方式傳播“2018年6月份在青島舉辦重要會議,山東、河北兩省(山東省委已發出通知)自4月份開始至6月份的化工、造紙、鋼鐵等企業全部停產。
山東環保廳:3月5日,山東環保廳公告稱,“4-6月份停產限產基本確定”為不實言論。
3、黑色系期貨震蕩加劇:對螺紋鋼期貨來說,雖然價格并未出現深度下跌,但歷史最高水平的庫存程度,已經成為懸在其頭上的一把“達摩克利斯之劍”。據“我的鋼鐵網”的調研數據,全國建材庫存在春節后上升了192.67萬噸,幅度達44%;其中螺紋鋼庫存上升了135萬噸,幅度達41%。
興證期貨分析師李文婧、韓倞:需求的復蘇可能會晚于市場預期,因為北方首先要進行土石方的操作,耽誤1個月左右的用材時間,在4月以后,才有可能出現需求的高峰。因此,3月供需矛盾凸顯,鋼材價格較大可能出現下跌行情。
華泰期貨分析師尉俊毅、趙鈺:鋼材庫存增長過快疊加需求真空期因素,市場不愿再等,給出悲觀預期。
中銀國際黑色首席研究員呂肖華:鋼廠庫存和貿易商庫存同時大幅上升對價格不利,雖然季節性旺季即將到來,但過高的庫存充分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缺貨的預期,會使得價格上漲幅度受限,甚至會使得價格高點提前到來。
4、環保限產的政策接連不斷